母親:「妳有事情平常就要講,不要都不講,然後出這種大亂子,讓我跟你爸擔心!」
女兒:「妳想一下,我真的都沒講過我被排擠的事嗎?我沒有要頂嘴,但妳想想看。」
到醫院回診腸胃科時,經過急診室,聽到一對母女這樣的對話,女兒還穿著高中制服,衣領都是嘔吐物,據說是放學回家後躲在浴室吃藥吃到吐,被媽媽緊急送到醫院,疑似是輕生未遂。
-----
👉我們總是急著「說」,卻忘了靜下來「聽」。
人際間有一項最讓人後悔莫及的衝突情況是:確定錯失一段情感後,才開始回想對方說過的真心話,進而感到懊悔。
這樣的懊悔常出現在愛情,好比說失戀後不斷想起前任對自己表達過的愛與用心,但戀情當下卻容易忽略;
這樣的懊悔也適用於友情,好比說真心好友當下對我們說出嚴厲的指正,其實是為我們好,但我們卻常在翻臉後才開始思考對方的用意,但爭執當下卻聽不進去,甚至覺得友人、閨蜜管太多或是吃醋嫉妒;
這樣的懊悔更常發生在親情,各自疲憊後回到家,經常覺得家人之間彼此只會碎念嘮叨,很容易沒耐性、聽不進任何給彼此的勸告;但家人離去或是分別各地時,在孤單時特別會去思念最真誠的親情,剎那間明白家庭一切紛擾都是處出於愛。
很多時候我們得承認,真的太在意無謂的顏面了,即便在最了解我們的家人摯友和愛人間,還只想著「不斷地說」來強調自己絕對是正確的、來要求對方跟隨自己的立場,
雖然「尋求認同感」是人的基本生存手段,但也因為如此,我們製造了更多對立衝突、錯失了很多幸福相處和良善溝通的好機會,
最後給自己和在意的人,添了更多的傷痛。
-----
急診室的母女可能是這樣的狀況:女兒平時可能不斷找機會想跟父母表達被同學排擠、與同儕相處出問題的狀況,很可能話還沒說上幾句,就被忙碌的爸媽指責不夠用心在學業上、花太多不必要的心思在同儕上,
因此女兒無法藉由和父母溝通獲得協助和方法,長時間自己隱忍著,一方面在學校不快樂,另一方面在家中也沒有被合理傾聽,最後才做出更激烈的輕生手段…
那麼如果完全換個方式,如果女兒打從一開始的訴說就被詳細傾聽,如果她的求救和不快樂,得以被父母完整的接住,那結果就截然不同了!
同樣的類似狀況,是否也曾發生在你的生活中呢?有時,比起「尋求認同」不斷地說,其實確保自己有完整的接住、傾聽他人的意見,會是更有意義的溝通哦!
#粿然有感
粿的IG追起來:https://instagram.com/healingquei